奥运精神人物事迹_奥运精神人物事迹素材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奥运精神人物事迹”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1.1960年罗马奥运会鲁道夫夺得100米冠军,你知道有关鲁道夫的故事吗?
2.冬奥会人物简短事迹有哪些
3.运动员个人事迹简介三篇
4.有着奥运精神的感人事迹有哪些
5.中国奥运精神人物事迹是什么?
6.冬奥会人物简短事迹有哪些?
1960年罗马奥运会鲁道夫夺得100米冠军,你知道有关鲁道夫的故事吗?
鲁道夫出生在美国的克拉克斯维尔,鲁道夫出生时身体极度虚弱,体重仅2.04公斤。4岁那一年,她得了小儿麻痹症、肺炎,还患过猩红热,两腿肌肉萎缩,其中一条腿已完全丧失活动能力。伤心的母亲四处求医,但不见好转。整整两年,不幸的鲁道夫,因瘫痪只能躺在床上,眼泪陪伴她度过了艰苦的岁月。可是众多的哥哥、姐姐并没有嫌弃她,他们经常安慰妹妹要顽强地生活下去,为了明天,与疾病作斗争,做生活的强者。小小年纪的鲁道夫终于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坚强不屈地走下了床。她先是扶着椅子走,以后家里给她买了一双特制的鞋子,顽强的鲁道夫挺直身子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可喜的一步。不久,鲁道夫和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跨进了学校的大门。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腿部肌肉功能逐渐得到了恢复,为了补回失去的活动时间,有时上课她装病,然后请病假离开教室跳过栏杆进入锁着的运动场跑步。鲁道夫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很快她就爱上了体育活动,从活动中她得到了生活的乐趣。她加倍地训练,竟然成了全校优秀的田径好手,接着,她又成了田纳西州篮球队的成员。
当时,田纳西州立大学田径队教练坦普尔发现了鲁道夫,因为她具有与众不同的修长的腿,而且有惊人的速度。在坦普尔的鼓励下,她走上了从事田径运动的道路。1956年,年仅16岁的鲁道夫作为美国奥林匹克代表队的一员,西渡太平洋,首次参加了在墨尔本举行的第16届奥运会。在400米接力跑中,鲁道夫跑第三棒,美国队以44秒9的成绩夺得铜牌。在坦普尔的精心培育下,3年后,鲁道夫终于登上了全国100米冠军的宝座。
1960年,鲁道夫迎来了光辉灿烂的一年。她的短跑技术改进得完美无缺,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优美,再加上两条特长的腿,看她比赛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这一年,鲁道夫在全国田径冠军赛上夺得了两个短跑项目的冠军,获得了进军罗马的资格。
8月,鲁道夫作为奥运会的夺标头号人物来到了罗马,参加第17届奥运会,这是鲁道夫第二次参加奥运会。鲁道夫参加了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个项目的比赛,并全部夺得了金牌。顿时,鲁道夫成了大会的新闻人物,人们评选她为本届大赛的“奥林匹克**”。这一年,鲁道夫被评为年度的“世界最佳运动员”。
冬奥会人物简短事迹有哪些
奥运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体育运动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不懈奋斗的精神,改变个人的命运。从邓亚萍连连获得世界冠军的故事中,就能体现出奥运精神。邓亚萍克服自身条件的不足,在赛场上勇敢拼搏的精神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对邓亚萍有着很高的赞赏,他曾说过“邓亚萍是我本世纪见过的最好的运动员,她是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最有力的诠释者。” 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奥运会提倡的“重在参与”、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的精神。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精神是体育精神的代名词,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神圣休战”、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为我们所向往;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锻炼体能、展示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奇迹。让人们之间更容易沟通,让合作更广泛,让处处出现新的可能性。
邓亚萍,1973年生于河南郑州。
邓亚萍是夺取世界乒乓球冠军次数最多的女选手。身高仅1.55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或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或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曾获4枚奥运会金牌,14次获得世界冠军头衔,连续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的运动员。 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如今的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职业生涯辉煌战绩:
1989世乒赛女双冠军;
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1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2年世界杯双打赛冠军;
1993世乒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
1992年第24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
1995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6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
1997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
当前情况:
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目前邓亚萍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供职。
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
近况
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邓亚萍
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邓亚萍用求学路上一路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悬梁岁月……
清华: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
“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邓亚萍说。
“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然而,这时我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也是一窍不通。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反差,我心里急得火上房。”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邓亚萍以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身份初进清华时,她的英文几乎是一张白纸,既没有英文的底子,更别说有口语交流的能力。
“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迈进清华大学。老师想看看我的水平——你写出26个英文字母看看。我费了一阵心思总算写了出来,看着一会儿大写、一会儿小写的字母,我有些不好意思——老师,就这个样子了。但请老师放心,我一定努力!”
“上课时老师的讲述对我而言无异于天书,我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起;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邓亚萍几乎完全取消了与朋友的聚会及无关紧要的社会活动,就连给父母打电话的次数也大大减少。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和会话能力,她除了定期光顾语音室,还买来多功能复读机。由于总是一边听磁带,一边跟着读。同学们总是跟她开玩笑:“亚萍,你成天读个不停,当心嘴唇磨出茧子呀!”“但我相信: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这也是我多年闯荡赛场的切身体验。”
学习是紧张的,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除学习之外,邓亚萍每周还要三次往返几十里路到国家队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每天清晨起床时,我都会发现枕头上有许多头发,梳头的时候也会有不少头发脱落下来。对此我并不太在意,倒是教练和队友见到我十分惊讶:‘小邓,你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可能是学习的用脑和打球的用脑不一样吧。’”
“虽然都是一个‘苦’字,但此时的我却有不一样的感受:以前当运动员,训练累得实在动不了,只要一听到加油声,一咬牙,挺过来了;遇到了难题、关坎,教练一点拨,通了;比赛遇到困难,观众一阵吼声,劲头上来了,转危为安。但读书呢,常常要一个人孤零零面壁苦思,那种清苦、孤独是另一种折磨,没意志、没恒心是坚持不下去的。”
为了更快地掌握英语,几位英语老师建议邓亚萍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经清华大学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1998年初,刚在清华读了几个月的邓亚萍作为交换生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突击英语。
运动员个人事迹简介三篇
谷爱凌:雪山之上创造奇迹
在2021年3月举行的自由式滑雪世锦赛中,首次征战的谷爱凌斩获2金1铜,获得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参赛资格。2月8日,归籍中国的中美混血的谷爱凌夺得金牌,为中国获得了冬奥会的第三金。她在第二跳的时候对于她自己来说发挥的不是很好,在大家都认为她无缘于冠军,只能得第三名的成绩的时候,而中国运动员谷爱凌挑战了超高难度的动作——1620抓板,成功完成并赢得了所有人的欢呼,最终得到了94.50的超高分数。
短道速滑又何尝不是运动员对人类极限的挑战,谷爱凌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最终创造刺激与极限的美丽。?
18岁的她,或许在别人眼里是上帝眷顾的宠儿:9岁拿到了美国少年组的滑雪冠军,16岁已经在滑雪领域,硕果累累。斩获60多块奖牌、在备战冬奥会期间仍然而已凭借1580的SAT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人们说她的成功是老天爷追着赏饭吃、是因为家庭背景好,更有人说她是我们普通人无法达到的高度······然而人们或许不知道的是她曾遭遇过脑震荡,因为滑雪运动的极限和危险,她又何尝没有受伤,手部骨折,脚骨骨裂,在她人前的光辉风光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不放弃。为了参加训练,她需要去很远的雪山去练习,因为热爱,她对于大大小小的伤病没有抱怨,而是坦然面对,知道这是成功路上不可避免的困难,她不曾放弃,坚持至今。
每一个运动员、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对自己所做的事业的热爱并努力追求才达到的高度,对于谷爱凌的成功更多的原因是她的自律、努力、勇敢和善良。
2019年谷爱凌宣布加入中国国籍,将自己的热爱与祖国母亲的荣誉紧密相连,最终为中国赢得金牌,这就是天才少女谷爱凌。
羽生结弦:逆境中成长,坚持不放弃
努力也许会说谎,但努力不会白费。
2014年2月年仅19岁的羽生结弦获得了索契冬奥会的金牌,成为亚洲首位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冰锦标赛冠军。
2016年,他在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上实现大奖赛总决赛的四连冠。
2017年4月,依然获得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
2018年2月,他夺得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冠军,成为66年来第一-位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花样滑冰选手。
羽生结弦是是ISU认可的国际比赛中完成后外结环四周跳的第一人。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面对伤痛失败,舆论造谣,国籍歧视造成的裁判打压,他始终怀着对花滑的热爱之心,坚持留在赛场上,不断提高花滑男单的难度,为冰场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推动花滑项目的前进。尽管面对着伤病的威胁,面对着地震使得训练场地毁坏,面对着他人的质疑和世俗认为的到了退役的年龄,他依然不放弃,平和接受一切,波澜不惊。每次上冰前会轻抚冰面,表达对冰场的敬意。
羽生结弦曾说:“我坚信跨越逆境之后景色更美好”,一路走来,每个赛季有不同的伤病与痛 苦,或许曾短暂迷茫过, 但是总能化逆境为机会,在逆境中不断思考。不能在冰上练习就进行意象训练,就去学习身体上技术.上心理上理论的知识,我们相信,在他不断的努力下,他终会得到想要的一切。
他为人的谦卑,真诚而善良的内心,平和的修养,常人难及的远见卓识,比旁人多出数倍的努力,使得他在输了比赛时可以真诚拥抱对手,献给花滑事业最崇高的敬意,使得他在赢了比赛得到了质疑和不公正对待,仍心存感激,不曾怨恨,也是自信,骄傲却不高傲的气质与风范。
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竞争是残酷的,有成功者就有失败者,失败以后能凭借自己的毅力再一次站起来,在接二连三的挫折之下,依然坚持不懈,奋发向前这又何不是奥运精神的体现。
在冰雪盛宴之中,人们看到的,不仅优美的冰上表演,炫酷的越野滑雪。更多的则是体育精神的凝聚与发扬,是一往无前的拼搏与勇气。 这些在冰雪之上拼搏奋斗的热血青年,也让我们感受了生命的色彩与美感。
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恰逢体育盛世,我们也应懂得,这种伟大精神,不应该只存留于运动健儿们的身上。我们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更应该去学习其真正的内涵,将体育精神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为时代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去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有着奥运精神的感人事迹有哪些
运动员个人事迹简介三篇
运动健儿志高扬,在运动场上展现着自己的风采,运动员们,也许你们没有显赫的成绩,但运动场上早已留下了你们的足迹,也许你们没有奖品奖状,但所有的喝彩和加油都是属于你们的。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运动员的事迹简介三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运动员个人事迹简介1
体育运动员励志故事 乔治-福尔曼传奇
1973年,乔治?福尔曼25岁生日那天,把弗雷泽?阿里最头疼的对手?两回合轰倒了六次,裁判中止比赛,让福尔曼成为了WBC和WBA拳王。那时他承认自己练拳击只是偶然:?我看了阿里和弗雷泽那次拳王争霸赛,觉得拳击真是如此美妙,于是开始练这个了?。
后来的故事天下皆知:1974年,他在拳击最着名的传奇?丛林之战?里被阿里-,成就了阿里最经典之战。
但是?这还不是结局。
1977年福尔曼退役去当了牧师,由凶猛的怪物变成了上帝的使者?十年后他复出,以近四十高龄重新开始和年轻人们打拳击。他已经失却了年轻时的凶猛,只是不动如山的挨着对手的拳头,继续着自己回合间不坐下休息的习惯,然后?
1994年,他一拳-了米切尔?穆勒,获得WBA、IBF拳王。距离他击倒弗雷泽已将近22年,他45岁。
他最后一场拳赛时,将近49岁了。败给布里格斯后他才彻底退役,但无所谓了:45岁成为重量级拳王已经成为历史,无可更改。如果还需要加一句的话,那就是:他职业生涯输过5场,但其中4场,他都撑到了12回合结束,像一头大象一样魁梧。哪怕在他40岁之后,他依然不动如山。在他漫长历,只被穆罕默德?阿里一个人击倒过。
运动员个人事迹简介2体育运动员励志故事 汤姆-布雷迪神话
2000年,密歇根大学的四分卫汤姆?布雷迪参加NFL选秀。193公分,93公斤,不善奔跑,长传不稳定,大学三年级才先发。NFL没人看好这个加州男孩,最后新英格兰爱国者给他面子,第六轮199号选秀摘下了他。
然后?
一年级,他是球队替补四分卫。二年级,他首发的14场里爱国者赢到11场。超级碗他完成145码传球,带队拿到超级碗,时年不过24岁零184天,拿超级碗最年轻的四分卫。
四年级,他拿到第二个超级碗,354码传球,3次传球达阵,第二次超级碗MVP。五年级,他带领爱国者再次拿到超级碗。爱国者四年里第三个超级碗。
这时,汤姆?布雷迪,2000年选秀第199号球员,坐拥三个超级碗、两次超级碗MVP的青年,不过27岁。
前所未有的神话。
运动员个人事迹简介3在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预赛中,有一名选手格外引人注目。他没有双脚,有的却是一对金属假肢。他就是被誉为?刀锋战士?的南非选手奥斯卡?皮斯托瑞斯。
皮斯托瑞斯1986年11月出生于约翰内斯堡,由于双腿先天缺少腓骨,他在11个月大时接受了截肢手术。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日后对运动的热爱。上学期间,皮斯托瑞斯曾打橄榄球、水球和网球。因为父亲曾是摔跤运动员,他甚至还参加过摔跤比赛。2003年6月,皮斯托瑞斯在橄榄球比赛中受重伤,运动生涯不得不改向。2004年1月,他开始练习短跑,不久就成绩斐然,第一次参加200米比赛就跑出了24.1秒的成绩,第一次100米比赛的成绩是11.78秒,此后还创造了残疾人100米跑世界纪录。
小时候,皮斯托瑞斯经常跟哥哥卡尔一起参加运动。每天早上,母亲希拉会告诉他们:卡尔,穿上你的鞋子;奥斯卡,戴上你的假肢。因此,在皮斯托瑞斯看来,假肢就是他?与众不同的鞋子?而已。但国际田联并不这么认为,2008年1月,国际田联认定假肢会让他比健全人更有优势,因此不许他参加健全人的体育比赛。皮斯托瑞斯随后上诉,国际田联的决定虽在当年5月被-,但皮斯托瑞斯还是因为没有及时获得参赛资格而错过了北京奥运会。2011年皮斯托瑞斯参加了田径世锦赛,国际田联要求他在接力比赛中必须跑第一棒,因为怕他的假肢伤害到其他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前,国际田联终于表示他可以和其他运动员一样跑任意一棒。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皮斯托瑞斯在8月5日的男子400米预赛中跑出了45秒44,成功晋级半决赛,完成了自己在赛前制定的目标。?这真是最令人惊叹的经历!?皮斯托瑞斯在预赛后说,?我不知道是应该笑还是应该哭。?的确,虽然只是在奥运会的预赛中亮相,但是皮斯托瑞斯的经历却非其他人能够想象。
?奥斯卡跑进了奥运会历史,?南非《星期日时报》和南非通讯社在报道皮斯托瑞斯时说,他是奥运会历第一位双腿截肢运动员,他在伦敦创造了历史。皮斯托瑞斯首次参加奥运会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有网友表示,皮斯托瑞斯的故事体现了奥运精神,这是?奥运会历最鼓舞人的故事?。皮斯托瑞斯的故事还将在伦敦奥运会上继续,之后他还将在残奥会上争取卫冕3项短跑冠军。?我的信念是,一旦开始做某件事,就要做好。?他说,失败者并不是那些参加比赛却跑在最后的人,而是那些根本没有参与竞争的人。
?
中国奥运精神人物事迹是什么?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感慨的瞬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最欣慰的瞬间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冬奥会人物简短事迹有哪些?
周继红1977年进入湖北省跳水队,开始接受跳水专业训练,1981年夺得全国冠军,1982年进入中国女子跳水队。1984年,因为原定参加奥运会的女子跳水选手吕伟受伤,周继红幸运地获得了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跳台比赛的参赛权。在比赛中,周继红力压队友陈肖霞等人,以435.51分的总分夺得金牌。
教练生涯:
1986年,周继红退役,进入北京大学学习英语,后她主动要求肄业,放弃了北大求学。?[18]?1990年毕业后担任中国国家跳水队教练。
1998年,中国跳水陷入低谷,作为1984年奥运会中国跳水奥运冠军第一人,周继红受命执掌中国跳水队。虽然她在国家队有过当教练的短暂经历,但毕竟没有证实过执教能力,在众多知名教练的怀疑中开始了领队工作。
体现奥运精神的事例有哪些?
女子1500米的决赛如期举行。周洋和李坚柔进入了决赛。比赛一开始,李坚柔和其他两名选手就意外摔倒,赛道上只剩下周洋一名中国人。她从第四,超到第三,又超到第二,在还剩两圈时,有从内道强行超越了世界第一沈石溪,并将优势保持至终点。这是中国的第三金,也是周洋卫冕的一块沉甸甸的金牌。布莱德瑞博在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决赛当中,由于领先自己的四位选手悉数摔倒,这位命运的宠儿突然从比赛的最后一名变成了第一名,为澳大利亚赢得了首枚冬奥会金牌。
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迅速登上了当地所有重要报纸的头版。在澳大利亚这个酷爱体育的国度当中,人们甚至开始将布莱德伯瑞的成功比作美国冰球队1980年冬奥会上战胜前苏联队的神奇一役,后者一直被人们盛赞为“冰雪奇迹”。
简介
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把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23届,每四年一届。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2022年1月14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宣布,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联合国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这是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
体现奥运精神的事例有美国选手伊赛亚杰维特与博茨瓦纳选手尼耶尔阿莫斯摔倒后相互搀扶,一起慢跑至终点线。还有卡塔尔选手巴尔希姆与意大利选手坦贝里共享男子跳高金牌。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也称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奥运精神历史发展
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是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希腊对人的体格力量与健康的崇尚是奥林匹克运动竞技比赛的基础。古代奥运中对人的体能、技巧的挑战体现着古希腊人竞争与开拓意识。古代奥林匹克神圣休战既是对和平的渴望,也体现出希腊人对神和自然的敬畏。
在古代奥运会文化背景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极其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古代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这些价值观念都已成为现代奥运的核心价值。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历史演变。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上,曾经有“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口号。
今天,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仅仅提倡“更快、更高、更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提倡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更为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用19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主持讲道时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
好了,今天关于“奥运精神人物事迹”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奥运精神人物事迹”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 上一篇:奥运钞发行价_奥运钞发行价格
- 下一篇:女排朱婷的最新消息